时间: 2025-04-30 20:4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9:41
“大踏步”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迈出大步子走路,通常用来形容走路时步伐大而有力,速度较快。基本含义可以引申为在某个领域或活动中迅速、有力地前进或取得进展。
在文学作品中,“大踏步”常用来形容人物的行动或情绪,如“他大踏步地走进了会议室,显得信心十足。”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以用来鼓励他人迅速行动,如“我们要大踏步前进,不能停滞不前。”在专业领域,如体育或军事,这个词组可以形容**员或士兵的训练或行动方式。
同义词“阔步”强调步幅宽大,“疾步”和“快步”则侧重速度快,而“大踏步”则同时包含步幅大和速度快的含义。反义词则分别表示步幅小、行动迟缓或犹豫不决。
“大踏步”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较长,其构成简单明了,由“大”和“踏步”两个词组成,易于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发生显著的演变。
在**文化中,“大踏步”常与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相联系,如在国家发展、个人成长等方面,这个词组常用来形容迅速而有力的进步。
这个词组给人以积极、有力的感觉,联想到的是充满活力和决心的形象。在表达时,它可以增强语句的动感和力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团队项目中鼓励同事们“大踏步”前进,以迅速完成任务。这种表达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团队的积极性和效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光中,他大踏步地走过,每一步都踏出了希望的节奏。”
想象一个人在清晨的街道上大踏步行走,每一步都伴随着清脆的脚步声,这种场景给人以清新和充满活力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ride forward”或“take big step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迅速和有力的前进意义是相似的。
“大踏步”这个词组在中文中是一个富有动感和积极意义的表达,适用于多种语境,能够有效地传达迅速和有力的前进或进展。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踏】
落下
【组词】
蹋顿、 蹋衍
下垂
【组词】
蹋翼
3.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