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1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0:03
“不懈”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不放松、不停止”,通常用来描述持续不断的努力或坚持,强调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依然保持决心和毅力。
“不懈”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不”和“懈”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不懈于位”的表述,意指在职位上不放松。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丰富,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汇。
在**文化中,“不懈”与儒家思想中的“持之以恒”和“自强不息”等观念相契合,强调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持续努力和坚韧不拔。在社会背景中,这一词汇常被用来赞扬那些在逆境中依然坚持不懈的人。
“不懈”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和鼓舞的,它让人联想到坚持和成功之间的关系,激发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决心和毅力。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学*外语时遇到过困难,但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取得了进步。这一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不懈”在实现目标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不懈”:
在风雨中不懈前行,
每一步都铸就坚强。
梦想的光,照亮前路,
不懈的追求,终将辉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崎岖的山路上坚定前行,背景音乐可以是激励人心的旋律,如《Chariots of Fire》,这样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强化了“不懈”的坚持和努力的形象。
在英语中,“不懈”可以对应为“indefatigable”或“persistent”,它们在语义上相似,但“indefatigable”更强调不疲倦的特性,而“persistent”则侧重于持续不断的行动。
“不懈”是一个充满力量和鼓舞人心的词汇,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在个人成长和目标实现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深入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可以更好地激励自己和他人,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坚持和毅力。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懈】
(形声。从心,解声。本义:松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懈,怠也。 、 《孝经》-夙夜匪懈。 、 《淮南子》-为民兴利除害而不懈。 、 诸葛亮《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组词】
懈懈、 懈厥操觚、 懈忒、 懈沮、 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