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4:33
词汇“[珥笔]”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文人的生活用品。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珥笔”进行深入分析:
“珥笔”字面意思是指插在帽子上作为装饰的笔。在古代,文人墨客常将笔插在帽子上,既是一种装饰,也象征着文人的身份和学问。
在文学作品中,“珥笔”常用来形容文人风雅、学识渊博的形象。在口语中几乎不使用,主要出现在古文、诗词或历史文献中。
“珥”字在古代有插、戴的意思,“笔”即书写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珥笔”这一用法逐渐淡出日常生活,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文化符号。
在古代**,文人的身份和地位很高,他们的服饰和用品往往具有象征意义。“珥笔”就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代表了文人的身份和学识。
提到“珥笔”,我联想到的是古代文人的风雅生活,以及他们对学问的追求和尊重。这种联想带有一种古典美和文化的厚重感。
在现代生活中,“珥笔”几乎不再使用,但它可以作为一种文化元素,出现在文学创作、艺术设计或文化教育中,用以传承和展示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珥笔风流,墨香满袖,古卷青灯,梦回长安。”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代文人,头戴青巾,珥笔于帽,手持书卷,行走在古街石板路上,背景音乐是古筝的悠扬旋律。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珥笔”的词汇,但类似的象征性物品或行为可能存在于其他文化中,如西方的学者帽和权杖。
“珥笔”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学问的尊重。在现代语言学*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并在适当的场合运用,增添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珥】
中国古代的珠玉耳饰。
【引证】
《苍颉篇》。按,玉之似珠圆者。”-珥,珠在珥也。耳珰垂珠者曰珥。 、 《史记·李斯传》-傅玑之珥。 、 《列子·周穆王》-设笄珥。
日、月两旁的光晕,即位于太阳或月亮两侧并凸向太阳或月亮的光弧,与虹的片段相似,与晕相切。
【引证】
《隋书》-月晕有两珥,白虹贯之。
2.
【笔】
(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为之,加竹。-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 、 《礼记·曲礼》-史载笔,士载言。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不能竟书而搁笔。
【组词】
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 笔帕之敬、 笔楮难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