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1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0:14
勋官:勋官是**古代的一种官职,主要用于授予有特殊功勋的官员或军人。勋官的等级和名称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通常与荣誉、奖励和特权相关联。
文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勋官常被用来描述英雄人物的荣耀和地位,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勋官”一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可能会在讨论历史或军事话题时提及。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和军事学领域,勋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于分析古代的荣誉制度和官僚体系。
同义词:爵位、封号、荣誉称号
反义词:平民、庶人、无爵
词源:“勋官”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勋”指功勋,“官”指官职。
演变:随着历史的发展,勋官的等级和名称不断变化,从汉代的“爵位”到唐代的“勋官”,再到明清的“封号”,体现了古代荣誉制度的不断演变。
意义和影响:勋官制度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对个人功绩的认可,也是社会等级和秩序的体现。勋官的授予往往伴随着一定的特权和责任,对社会稳定和秩序维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情感反应:提到“勋官”,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荣耀、尊贵和英雄主义。
联想:勋官往往与古代战争、忠诚和荣誉紧密相关,给人以正面的情感联想。
经历或故事:在历史研究中,勋官制度是我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结构和价值观。
诗歌:
勋官荣耀传千古,
战袍血染映忠诚。
英雄事迹铭史册,
荣耀光辉照后人。
视觉联想:勋官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将军的战袍、勋章和荣誉证书。
听觉联想:在描述勋官时,可能会使用庄重、威严的音乐来增强氛围。
对应词汇: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荣誉制度包括爵位(如公爵、伯爵)和勋章(如骑士勋章)。
理解:勋官是古代**荣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对个人功绩的认可和社会等级的体现。
重要性:了解勋官制度有助于深入理解古代社会的结构和文化,对历史学*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1.
【勋】
(形声。小篆字作“勲”,从力,熏声。古文从力,员声。本义:特别大的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勲,能成王功也。从力,熏声,古文員声。 、 《尔雅》-勲,功也。 、 《周礼·司勲》-王功曰勲。 、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圣有谟勲。 、 《尹宙碑》-勋功有章。 、 《三国志·郭嘉传》-追思嘉勋,实不可忘。 、 《乐府诗集·木兰诗》-策勋十二转。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勋重于当世。 、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勲。
【组词】
勋胤、 勋垂竹帛、 勋力、 勋旧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