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0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00:27
亦称"龙仙"; 灵草名。五芝之一。
1.
【龙】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引证】
《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 《易·乾》-飞龙在天。 、 《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 《孔子家语·执辔》-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 、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
【组词】
龙工、 龙公、 龙渊、 龙章、 龙蛇、 龙文、 龙伯、 龙沼、 龙旌凤翣、 龙门
2.
【仙】
(会意。本作“僊”。右边的意思是人爬到高处取鸟巢,加上“人”旁,表示人升高成仙。隶书作“仙”,表示仙人多住在高处。本义:仙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僊,长生迁去也。 、 《汉书·郊祀志》-求僊人羡门之属。 、 《列子·黄帝》。注:“仙寿考之迹。”-仙圣为之臣。
3.
【芝】
(会意。从艸,从之,之亦声。本义:灵芝,菌类植物的一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芝,神草也。 、 《楚辞·山鬼》。注:“三秀,芝草也。”-采三秀兮于山间。 、 《楚辞·谬谏》。注:“神草也。”-拔搴元芝兮。 、 《汉书·司马相如传》。注:“草蒻也。”-咀噍芝英兮叽琼华。 、 王充《论衡》-土气和则芝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