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4:52
词汇“用尸”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因此在使用和理解上可能会有些困难。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用尸”字面意思是指使用尸体。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可能指的是利用尸体进行某种活动或仪式,比如在古代的某些**或巫术实践中可能会涉及到使用尸体。
由于“用尸”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如果出现,通常会在描述古代或异域文化、恐怖小说、犯罪小说或某些特定的学术研究中。
同义词可能包括“利用尸体”、“尸体利用”等,但这些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也不常见。反义词则难以确定,因为这个词汇本身就很少见。
由于“用尸”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可能是某些特定文化或方言中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在某些文化或*中,可能存在使用尸体的仪式或俗,但这些通常是特定且少数的情况。在现代社会,这种行为通常被视为不道德或违法。
提到“用尸”,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恐惧、厌恶或不安,因为它涉及到尸体和死亡,这些都是人们通常不愿意接触的主题。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用尸”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用尸”用于描述某种神秘或恐怖的场景,增加故事的紧张和神秘感。
提到“用尸”,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黑暗、阴森的场景,或者是某种神秘的仪式音乐。
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词汇或概念,但具体的使用和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用尸”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和理解需要特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并不常用,因此在学*和使用时需要谨慎。
1.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
2.
【尸】
(象形。小篆字形,屍像卧着的人形。本义: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凭几曰卧。-尸,神像也。象卧之形。 、 《诗·小雅·楚茨》-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 、 《仪礼·士虞礼》。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又,男,男尸;女,女尸,必使异姓,不使贱者。”-祝延尸。 、 《礼记·曲礼》-孙可以为王父尸。 、 《仪礼·特牲礼》注-尸,所祭者之孙也。祖之尸则主人乃宗子。祢之尸则主人乃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