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6:40
词汇“外邮”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外邮”字面意思是指来自国外的邮件或邮寄物品。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国际邮政系统从其他国家寄送至本国的信件、包裹或其他邮寄物品。
“外邮”一词由“外”和“邮”两个字组成。在古代,“邮”指的是传递消息的驿站或系统,而“外”则表示超出本地的范围。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外邮”逐渐成为指代国际邮寄物品的常用词汇。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邮”成为连接不同文化和国家的重要纽带。它不仅涉及物流和通信,还承载着文化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意义。
“外邮”可能引发期待、好奇或兴奋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新奇的事物、远方的朋友或异国的产品相关联。
个人经历中,收到“外邮”可能是一次特别的体验,比如收到远方亲友的信件或从国外购买的独特商品。
在诗歌中,“外邮”可以被用来比喻心灵的交流或跨越时空的联系:
在晨曦的微光中,
外邮穿越千山万水,
携带着远方的问候,
温暖了等待的心房。
在不同语言中,“外邮”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英语中的“international mail”或“overseas mail”。这些词汇都强调了邮寄物品的国际性质。
“外邮”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国际邮寄服务,还承载了文化交流和人际联系的重要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外邮”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全球化背景下的交流与合作。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邮】
(会意。从邑垂。垂,边郵;邑,城邑。“邮”,从邑,由声。本义:古地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邮亭,邮乡,在今陕西西安府高陵县。-邮,左冯翊高陵,从邑,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