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4:5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4:51:27
词汇“横悖”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横”通常指横向、横着,或者引申为蛮横、不讲理;“悖”则意味着违背、错误、不合逻辑。因此,“横悖”可以理解为指行为或态度蛮横无理,违背常理或逻辑。
由于“横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横”和“悖”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形容某种特定的行为或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礼”和“理”,因此“横悖”这种行为通常是被批评和否定的。在现代社会,这种词汇可能更多地用于批评某些不合理的公共政策或个人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某人的行为或决策明显不合理且蛮横,可能会使用“横悖”来形容。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横悖”用于描绘一个反面角色,如:“他的心中横悖如荒野,无人能解其疯狂。”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类似的概念,如英语中的“absurd”或“unreasonable”。
“横悖”是一个描述特定负面行为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它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对不合理行为的批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表达方式,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观点。
1.
【横】
横暴;放纵。 同: 犷
【引证】
《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 、 《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横行天下。 、 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东夷横畔。 、 《汉书·彭宠传》注-以威力相胁曰横。
【组词】
蛮横;横政、 横侈、 横虐、 横逆、 横逞、 横施、 横议、 横杀
祸害。
【引证】
《世说新语·自新》-谓为三横。 、
2.
【悖】
(形声。从心,孛(bèi)声。本义:违反,违背)。
同本义。
【引证】
《荀子·正名》。注:“违也。”-悖其所辞。 、 《礼记·月令》。注:“犹逆也。”-毋悖于时。 、 《韩非子·定法》-故新相反,前后相悖。
【组词】
悖言、 悖暴、 并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