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6:50
剪纸招魂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通过剪纸艺术来招引或纪念亡魂。在传统文化中,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常用于装饰和庆祝节日。而“招魂”则是指试图与已故的灵魂沟通,通常带有或迷信的色彩。
在文学作品中,“剪纸招魂”可能被用来描绘一种神秘或悲伤的氛围,尤其是在涉及鬼魂或超自然现象的故事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带有怀旧或哀思的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民俗学或艺术史,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特定的文化实践和艺术表现。
同义词:纸钱招魂、纸扎招魂
反义词:欢庆、喜庆
“剪纸招魂”这个词汇结合了传统的剪纸艺术和招魂仪式。剪纸艺术起源于汉代,而招魂仪式则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古代,与道教和民间信仰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在文化中,剪纸招魂可能与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有关,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来纪念和安抚逝去的亲人。这种做法反映了人对生死和祖先的尊重,以及对超自然现象的信仰。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神秘和哀伤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古老的仪式和家族的记忆。它可能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文化展览中看到过剪纸招魂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精湛的剪纸技艺,还传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月光下,剪纸招魂,
纸花飘落,如梦如幻。
思念如线,穿越时空,
与逝去的灵魂,轻轻对话。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剪纸艺术和招魂仪式的画面,充满了神秘和哀伤的氛围。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带有**传统乐器演奏的悲伤旋律,增强这种情感的表达。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仪式可能包括墨西哥的“亡灵节”(Día de los Muertos),人们通过制作和装饰骷髅形状的糖和纸制品来纪念逝去的亲人。
“剪纸招魂”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和*仪式,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和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文化背景。
1.
【剪】
(形声。从刀,前声。本义:用剪刀铰断)。
同本义。本作“前”,通作“翦”,俗作“剪”。
【引证】
《说文》-剪,齐断也。 、 《诗·召南·甘棠》-勿剪勿伐。
【组词】
剪截铺、 剪筒、 剪直、 剪断、 剪鬃
2.
【纸】
(形声。从糸(mì),氏声。纸的原料本是破旧的丝绵,故从糸。本义:纸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潎絮一苫也。造纸昉于漂絮以苫荐而成之,后汉蔡伦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巾魚网为之。今亦用竹质木皮,其细者,有致密竹帘荐焉。-纸,絮也,一曰苫也。 、 《后汉书·贾逵传》-[帝]令逵自选《公羊》严、颜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传》,与简纸经传各一通。
【组词】
纸撚儿、 纸标儿、 纸筋、 纸阄、 纸衣
3.
【招】
(会意。从手。召声,呼唤。本义:打手势叫人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招,手呼也。 、 《楚辞·招魂序》-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 、 《史记·项羽本纪》-招樊哙出。 、 《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组词】
招迎、 招求、 招招、 招诱、 招护、 招应
4.
【魂】
(形声。从鬼,云声。本义:灵魂,古人想象的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魂,阳气也。 、 《左传·昭公七年》-人生始化为魄,既生魄,阳曰魂。 、 《韩诗·出其东门》-聊乐我魂。 、 《论衡·纪妖》-魂者,精气也。 、 《易·系辞》-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 《灵枢经》-随神而来往者谓之魂。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魂去尸长留。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魂悸以魄动。
【组词】
魂识、 魂气、 魂骸、 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