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9:50
“凶物”一词的字面意思指的是具有危险性或邪恶力量的物品。它通常用来描述那些被认为会带来不幸、伤害或死亡的物体。
在文学中,“凶物”常被用作象征或隐喻,代表邪恶、灾难或不可控的力量。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看起来或感觉上不祥的物品。在专业领域,如犯罪学或神秘学,它可能特指那些与犯罪或超自然现象相关的物品。
同义词“邪物”强调物品的邪恶属性,而“恶物”则更多指物品的负面影响。反义词“吉物”和“祥物”则分别强调物品的吉祥和祥和属性。
“凶物”一词的词源可能与古代对不祥之物的恐惧和迷信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描述具有负面影响的物品的常用词汇。
在许多文化中,特定的物品被认为是凶物,如某些被诅咒的珠宝或古老的武器。这些物品常常与悲剧或死亡联系在一起,成为文化传说和民间故事的一部分。
“凶物”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神秘和恐怖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死亡和不可预知的危险,影响人们对某些物品的看法和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避免接触或拥有被认为是凶物的物品,以免招致不幸。例如,某些家庭可能会避免摆放被认为是凶物的古董或艺术品。
在诗歌中,可以将“凶物”用作隐喻,描述某种看似美丽却充满危险的事物:
那朵玫瑰,看似娇艳, 却是花园中的凶物, 它的刺,隐藏在花瓣间, 一旦触碰,便带来痛楚。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老的、被认为是凶物的物品,如一把锈迹斑斑的剑或一个神秘的雕像。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低沉的背景音乐,营造出一种神秘和不安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凶物”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某些被诅咒的珠宝(如希望钻石)被认为是凶物,而在东方文化中,某些被认为带有邪气的古董或符咒也可能被视为凶物。
“凶物”一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物品的负面属性,还反映了人们对不祥之物的恐惧和迷信。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词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应用,从而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