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4:12
“价值连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某物的价值高到可以与城市的价值相媲美。基本含义是指某物非常珍贵,价值极高,难以估量。
“价值连城”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原文是“价值连城,不可得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使用,成为形容珍贵物品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珍贵物品往往与财富、地位和权力联系在一起。因此,“价值连城”这个成语在描述这些物品时,也反映了社会对财富和地位的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敬畏和羡慕。它让人联想到珍贵、稀有和不可多得的事物,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艺术展览中看到一件价值连城的古董,那件物品的精美和历史价值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更加珍惜文化遗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的珍珠,价值连城,闪烁着古老的光芒,诉说着海洋的秘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珍贵宝石或古董的画面,色彩丰富,细节精致。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拍卖会上锤子敲击的声音,象征着高价值的成交。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riceless”或“invaluable”,都表示某物极其珍贵,无法用金钱衡量。
“价值连城”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反映了人类对珍贵和稀有事物的共同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够准确而生动地描述那些非凡的物品或经历。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原以十五城请易璧。
周先生,此乃府上之宝,~。
秦昭王得知赵惠王得到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想假装以15座城池与他交换来骗取它。赵惠王派蔺相如前去交易,秦王拿到和氏璧后而不谈城池交换事宜。蔺相如设计骗回和氏璧,并派人连夜将它送回赵国,秦王气得要杀死蔺相如
1.
【价】
用于句尾,相当于“的”、“似的”。
【引证】
《水浒全传》-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那尊金刚从台基上倒撞下来。
2.
【值】
(形声。从人,直声。字本作“直”。本义:措置,放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值,措也。 、 《说书丛录》-值,本作直。…值与置同,故《说文》训值为措,训措为置,互相转注,其音义并同。
3.
【连】
(会意。从辵(chuò),从车。本义:人拉的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连即古文輦也。-連,负车也。 、 《周礼·故书巾车》-连车组輓。 、 《周礼·乡师》-与其輂连。 、 《管者·海王》-行服连轺辇者。 、 《庄子·让王》。郑君、房君、司马君皆云:“读为辇。”-民相连而从之。 、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太后]曰:‘老妇持连而瞏(還)。’
4.
【城】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同本义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引证】
《说文》-城,所以盛民也。 、 《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 《史记·田单列传》-使老弱女子乘城。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百雉而城。 、 《谷梁传·隐公七年》-城为保民为之也。 、 《墨子·七患》-城者,可以自守也。 、 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组词】
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 城曲、 城铺、 城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