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9:02
词汇“泗滨友”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风的词汇。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泗滨友”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在泗水边结交的朋友。泗水是**古代的一条河流,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境内。因此,“泗滨友”可能特指在泗水边结识的朋友,或者泛指在某个特定地点结交的朋友。
由于“泗滨友”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使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词汇来描绘一种特定的友情或交友场景。
“泗滨友”的词源可能与古代泗水的地理位置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逐渐降低,变得较为生僻。
在**古代文化中,河流常常是人们交流和结交朋友的地方。因此,“泗滨友”可能承载着一种古代文人对友情的理想化描绘。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雅集,以及他们在自然环境中结交朋友的情景,带有一种古典美和诗意。
由于这个词汇较为生僻,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或遇到。
在创作一首古风诗歌时,可以使用“泗滨友”来增添一种古典韵味: “泗滨友,共赏月,诗酒趁年华。”
结合古代文人雅集的画面,或者泗水的自然风光,可以为“泗滨友”带来一种古典美的视觉联想。
由于“泗滨友”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泗滨友”作为一个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友情的一种理想化描绘。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丰富性。
1.
【泗】
(形声。从水,四声。本义:泗水)。
同本义。
【引证】
《书·禹贡》-泗滨浮磬。 、 《国语·鲁语》-宣公夏滥于泗渊。
2.
【滨】
(形声。从水,宾声。本义:水边)。
湖、河、海的水边陆地。
【引证】
《诗·召南·采蘋》-南涧之滨。 、 《诗·小雅·北山》。传:“滨,涯也。”-率土之滨。 、 《书·禹贡》-海滨广斥。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
【组词】
湘江之滨;溪滨;滨涯、 湖滨;海滨
3.
【友】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友,同志为友。 、 《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君子以朋友讲习。 、 《周礼·大司徒》-联朋友。 、 《论语》-与朋友交。 、 《世说新语·方正》-太丘与友。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偕数友出。 、 清·周容《芋老人传》-是芋视乃友。 、 清·刘开《问说》-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组词】
挚友、 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