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3:30
欣羡: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感到高兴并羡慕。它描述了一种情感状态,即对某人或某事的成就、特质或拥有物感到喜悦和向往。
在文学中,欣羡常用于描述人物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如对爱情、友情或理想的追求。在口语中,它可能用于表达对朋友或名人的成就的赞赏和渴望。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欣羡可能被用来分析个体对他人成功的心理反应。
同义词中,“羡慕”强调的是对他人拥有物的渴望,而“向往”和“渴望”则更多指向对某种状态或目标的强烈愿望。反义词中,“厌恶”和“不满”表达了负面情绪,与“欣羡”的正面情感形成对比。
欣羡由“欣”和“羡”两个字组成。“欣”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高兴、喜悦;“羡”字则意为羡慕、向往。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描述正面羡慕情感的词汇。
在文化中,欣羡**常被用来描述对美好事物的正面评价和向往,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欣羡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可能激励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对朋友的旅行经历感到欣羡,这种情感促使我也计划了自己的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和风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欣羡:
星光下的夜,我欣羡那自由的风, 它无拘无束,穿越山川与河流。
欣羡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天空、自由飞翔的鸟儿,或是轻柔的旋律,这些都能激发人们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
在英语中,欣羡可以对应词汇如“admire”和“envy”,但“admire”更多强调的是赞赏,而“envy”则带有一定的负面情绪。
欣羡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欣羡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表达,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1.
【欣】
(形声。从欠,斤声。实与忻同字。本义:喜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言部訢下曰:‘喜也。’义略同。”-欣,笑喜也。 、 《尔雅》-欣,乐也。 、 《诗·大雅·凫鷖》。传:“欣欣然乐也。”-旨酒欣欣。 、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注:“欣欣,喜貌。”-君欣欣兮乐康。 、 《史记·乐书》。注:“欣,喜也。”-天地欣合。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载欣载奔。
【组词】
欣惧、 欣赞、 欣欢、 欣赖
爱戴。
【引证】
《国语·晋语二》-百姓欣而奉之,国可以固。
【组词】
欣戴
2.
【羡】
(会意。本义:羡慕,因喜爱而希望得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羡,贪欲也。 、 《广韵》-羡,贪慕也。 、 《字林》-慕欲曰羡。 、 《诗·大雅·皇矣》-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 、 《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组词】
歆羡、 艳羡、 称羡、 欣羡、 叹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