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5:25
“水鱼”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种含义:
“水鱼”的字面意思来源于鱼类的生活环境,而其比喻意义可能源于人们对鱼类容易成为捕食目标的观察。在广东话中,这个词汇的比喻意义逐渐流行开来,并被普通话所吸收。
在广东地区,由于商业活动频繁,人们对于识别和避免被欺骗有较高的意识,因此“水鱼”这个词汇在当地的口语中尤为常见,反映了当地社会对于商业诚信的关注。
“水鱼”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轻微的贬义,让人联想到无辜、易受伤害的形象。在某些情境下,也可能引起对弱者的同情。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朋友在购物时被骗,我们可能会开玩笑说他成了“水鱼”,以此来提醒他下次要更加小心。
在诗歌中,可以将“水鱼”比喻为那些在复杂社会中迷失方向的人:
在这波涛汹涌的人海中, 我是那只迷失方向的水鱼, 随波逐流,不知归途。
看到“水鱼”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清澈的水中游动的鱼群,或者是市场上活蹦乱跳的鱼。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水流声和鱼跃出水面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ucker”或“easy target”,用来形容那些容易上当的人。
“水鱼”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既有字面的生物学意义,也有丰富的比喻意义,反映了语言的多功能性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的不同含义,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都有重要意义。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鱼】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引证】
《说文》-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 、 《易·中孚》-豚鱼吉。 、 《论衡·指瑞》-鱼木精。 、 《仪礼·特牲礼》-鱼十有五。 、 《诗·邶风·新台》-鱼网之设。 、 《礼记·曲礼》-鲜鱼曰脡祭。 、 《吕氏春秋》-鱼上冰,獭祭鱼。 、 《史记·周本记》-白鱼跃入王舟中。
【组词】
鱼鲩冠儿、 鱼鳞册、 鱼烂、 鱼轩、 鱼脍、 鱼市、 鱼质龙文、 鱼米、 鱼秧、 鱼鱼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