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7:24
“便僻侧媚”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但组合在一起时,它们共同表达了一种特定的负面行为或态度。具体来说:
综合起来,“便僻侧媚”形容一个人善于用不正当的手段和方式讨好他人,通常带有贬义,指的是那些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阿谀奉承的行为。
在不同的语境中,“便僻侧媚”的使用可能会有所不同:
“便僻侧媚”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道德和行为准则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特定类型行为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正直和诚实被视为重要的美德。因此,“便僻侧媚”这样的行为通常受到批评和鄙视。在现代社会,这种行为仍然被视为不道德,尤其是在强调公平和正义的环境中。
这个词汇通常会让人联想到虚伪、不诚实和自私的行为。它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厌恶和反感,因为它触及了人们对于真诚和正直的期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采取不正当手段的人。例如,在职场中,有些人可能会通过讨好上司来获得晋升机会,这种行为就可以用“便僻侧媚”来形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便僻侧媚心机深, 虚伪面具掩真心。 世人皆知其不正, 唯其自以为聪明。
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那些表面微笑、内心阴暗的角色,或者是在某些电影中常见的虚伪政客形象。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那些戴着面具、隐藏真实面目的人。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rown-nosing”或“sycophancy”,它们也用来描述那些过分讨好他人的行为。
“便僻侧媚”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特定的负面行为,还反映了人们对于真诚和正直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对于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都非常重要。
1.
【便】
(会意。从人,从更。本义:安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便,安也。人有不便更之。 、 《礼记·表记》-故自谓便人。 、 《战国策·秦策》-或谓救之便。
【组词】
便席、 便散、 便宁
2.
【僻】
(形声。从人,辟声。本义:退避;回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僻,辟也。…《诗》曰:“宛如左僻。”
偏僻;偏远;很少有人去的。
【引证】
《楚辞·涉江》-虽僻远其何伤。 、 《吕氏春秋·慎行》-而荆僻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浔阳地僻无音乐。
【组词】
僻路、 僻壤、 僻小、 僻穴、 僻陋、 僻巷、 僻净
3. 【侧】
4.
【媚】
(形声。从女,眉声。“眉”也有示意作用,表示以目媚人。本义:爱;喜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媚,说也。 、 《诗·大雅·思齐》。传:“爱也。”-思媚周姜。 、 《诗·大雅·下武》-媚兹一人。
【组词】
媚子、 媚好、 媚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