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3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38:33
“得失参半”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得到的和失去的各占一半。基本含义是指在某种情况或结果中,既有好处也有坏处,两者平衡,没有明显的优势或劣势。
在文学作品中,“得失参半”常用来描述人物在某个重要决策后的复杂心情,或者对**结果的客观评价。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复杂感受,既不全是满意也不全是失望。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管理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决策的潜在风险和收益。
同义词“利弊参半”和“好坏参半”在含义上与“得失参半”相似,都强调结果的复杂性和平衡性。反义词“全胜全败”和“一无所获”则分别表示结果的极端性,要么完全成功,要么完全失败。
“得失参半”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简单,直接由“得”、“失”和“参半”三个词组成,没有复杂的演变历史。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方式也常见,但“得失参半”作为一个固定的成语,可能在近现代才被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平衡和中庸的思想深入人心,因此“得失参半”这样的成语反映了人们对事物两面性的认识和接受。在社会生活中,这个成语也常用来指导人们在面对选择时,要全面考虑,不要只看到一面。
“得失参半”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复杂和矛盾的。它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以及在做出决策时需要权衡利弊的现实。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职业转换中体验到“得失参半”的感觉。虽然新工作带来了更高的薪水和更好的职业前景,但也伴随着更大的工作压力和更长的工作时间。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得失参半的人生路, 风雨兼程,笑泪交织。
视觉上,“得失参半”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天平,两边的重量相等,象征着平衡。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一种平静而深沉的音乐,表达着内心的复杂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mixed blessing”或“a double-edged sword”,都表达了既有好处也有坏处的意思。
“得失参半”这个成语在表达复杂结果时非常有用,它提醒我们在评价事物时要全面考虑,不要只看到一面。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精确。
我们的结果是~。
1.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2.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3.
【参】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引证】
《左传》-迁实沈于大厦,主参。
【组词】
参横月落、 参井
4.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