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1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16:46
参见:这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作动词,意指参考、查看或查阅相关资料或内容。在书面语中,它常用于指示读者查阅其他文献或章节以获取更多信息。
“参见”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参”意为参考、比较,“见”意为看见、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和用法逐渐固定,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书面语词汇。
在中华文化中,“参见”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权威的认可。在学术和法律领域,正确使用“参见”可以显示作者的专业性和严谨性。
“参见”给人一种正式、严谨的感觉,常与学术、法律等正式场合相关联。它可能引发对深度学习和研究的联想,以及对权威和专业性的尊重。
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我经常使用“参见”来引用相关研究,以增强我的论点的可信度。
在诗歌中,可以将“参见”用于比喻,如:“心灵的深处,参见那未曾言说的秘密。”
在英语中,“参见”可以对应为“see”或“refer to”,在不同的语境和文体中使用。
“参见”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尤其在学术和专业写作中。它不仅帮助读者获取更多信息,也体现了作者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参见”可以提升我的写作质量。
1.
【参】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引证】
《左传》-迁实沈于大厦,主参。
【组词】
参横月落、 参井
2.
【见】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引证】
《广雅》-见,示也。 、 《易·乾》。注:“出潜离隐,故曰见。”-见龙在田。 、 《汉书·韩信传》-情见力屈。 、 《战国策·燕策》-图穷而匕首见。 、 《孟子·梁惠王上》-见于王。 、 《论语·季氏》-见于孔子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其末立见。 、 《三国演义》-有虹见于玉堂。 、 吴均《与朱元思书》-有时见日。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组词】
见影、 见得
介绍,推荐。
【引证】
《论语·微子》-见其二子焉(让他两个儿子出见子路。见通“现”,使……现。焉,于之,向子路)。 、 《墨子·公输》-见我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