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4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49:54
“坏料”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质量差、不可靠或有害的材料或物品。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品行不端,即指那些行为不正、不可信赖的人。
“坏料”这个词源于对材料质量的描述,后来扩展到对人的品行的评价。在古代汉语中,“坏”字已有损坏、不好的含义,而“料”字则指材料或预料。
在**文化中,“坏料”这个词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常用于警示和批评。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倾向于避免与被认为是“坏料”的人交往。
这个词通常会引起负面情感,如警惕、厌恶或不信任。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不可靠、危险或有害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产品质量问题,可能会说“这批货全是坏料”。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发现某人不可信赖,也可能会私下评价其为“坏料”。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坏料丛生,良善难寻。”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junk”或“scoundrel”,分别对应材料和人的品行。
“坏料”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明确的负面含义,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对事物或人的评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的用法和情感色彩是非常重要的。
1.
【坏】
(形声。从土,褱(huái)声。古代建筑物主要以土建造,故从“土”。本义:倒塌(指建筑物遭到破坏)。按:古代“坏”与“壞”是音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坏”,本读作pēi,是个从土、不声的形声字,指“未烧过的砖瓦、陶器”。现在“壞”简化为“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毁也。-坏,败也。 、 《尔雅·释诂》-坏,毁也。 、 《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坼也,自颓曰坏。”-坠坏城郭。 、 《左传·文公十三年》-大室之屋坏。 、 《论衡·佚文》-恭公坏孔子宅以为宫。 、 《韩非子·说难》-天雨墙坏。 、 《吕氏春秋·察今》-而坏都舍。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室坏不修。
【组词】
坏山、 坏决、 坏溃、 坏压、 坏裂、 坏颓
2.
【料】
(会意。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
计数;计量;核计。
【引证】
《说文》-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会意。 、 《国语·晋语》。注:“数也。”-宣王料民于太原。 、 《国语·楚语》-楚师可料也。 、 《国语·周语上》-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
【组词】
料校、 料民、 料数、 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