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6:58
床榻:指供人躺卧的家具,通常用于睡眠。在中文里,“床”指的是一种家具,而“榻”则特指一种较低的、没有床架的床,有时也指坐卧两用的家具。
“床”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木制的平台,用于坐卧。“榻”字则较晚出现,原指一种低矮的坐具,后来也指床。随着时间的推移,“床榻”逐渐成为指代睡眠家具的通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床榻不仅是休息的地方,也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床榻设计往往非常讲究,反映了主人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品味。
“床榻”常让人联想到温馨、舒适和安全感。它是一个人放松和恢复精力的地方,也是私密和亲密的象征。
在日常生活中,床榻是每个人都会接触到的家具。一个好的床榻可以极大地提高睡眠质量,影响人的健康和心情。
在诗歌中,可以将“床榻”作为主题,描绘夜晚的宁静和梦境的美丽:
月光洒满床榻,
梦里花开满园。
在英语中,“bed”是最接近“床榻”的词汇,但它不区分床和榻。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的“榻榻米”(tatami)和印度的“床垫”(mattress),也有类似的睡眠家具,但各有特色。
“床榻”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指代一个物理对象,还承载了文化、情感和个人的记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1.
【床】
(形声。从木,爿(pán)声。本义:坐卧的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牀,安身之坐也。从木,片声。字亦作床。古闲居坐于牀,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 、 《易·剥牀》王注?-在下而安者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组词】
单人床;双人床;帆布床;折叠床;卧病在床;床裙、 床地平、 床背阁、 床上安床
2.
【榻】
(形声。从木,(tà)声。本义: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
同本义。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移我琉璃榻。 、 《后汉书·徐稚传》-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 清·周容《芋老人传》-一榻。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对坐榻上。 、 《聊斋志异·促织》-喜置围榻上。
【组词】
榻登、 榻布、 竹榻;藤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