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3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39:54
刊印:指将文字、图像等内容印刷在纸张或其他媒介上,以便广泛传播或保存。这个词汇通常与出版、印刷行业相关,涉及到排版、印刷、装订等一系列工序。
刊印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印刷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刊印的含义逐渐扩展,从最初的木版印刷到现代的数码印刷,其技术和流程都有了巨大的变化。
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刊印是知识传播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关系到信息的传递,还涉及到版权、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在数字时代,刊印的概念也在逐渐扩展,包括电子刊物的出版。
刊印往往与权威、正式和传统联系在一起。它给人一种稳重和可靠的感觉,尤其是在出版行业中,高质量的刊印作品往往能赢得读者的信任。
在个人生活中,刊印可能涉及到制作个人名片、家庭相册或个人作品集等。例如,我曾经为我的摄影作品集设计并刊印了精美的画册,这不仅是对自己作品的展示,也是一种个人成就的体现。
在诗歌中,刊印可以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
墨香飘溢,字迹流转, 刊印的诗篇,跨越时空的桥梁。 每一页,都是心灵的印记, 在岁月的长河中,永不褪色。
刊印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印刷机、排版软件、装订线等。听觉联想可能是印刷机的轰鸣声、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在不同语言中,刊印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将内容固定在媒介上以便传播——是普遍的。例如,英语中的“print”和“publish”都与刊印相关。
刊印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涉及到技术和工艺,还承载着文化传播和知识传承的重要使命。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刊印的含义和应用,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术语,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1.
【刊】
(形声。从刀,干声。本义:砍,砍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刊,剟也。 、 《广雅》-刊,削也。 、 《周礼·柞氏夏日至令》。注:“谓斫去次地之皮。”-刊阳木而火之。 、 《礼记·杂记》。注:“犹削也。”-刊其柄与末。 、 《书·益稷》-随山刊木。
【组词】
刊山、 刊木、 刊薙
2.
【印】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印,执政所持信也。 、 蔡邕《独断》-玺者,印也。印者,信也。 、 《苍颉篇》-印,验也。 、 《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玺谓之印。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每字为一印。 、 、 、
【组词】
印务、 印券、 印佩、 印牌、 印囊、 印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