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8:07
词汇“摧败”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摧”和“败”。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摧败”字面意思是指摧毁和打败,通常用来描述彻底击败或破坏某物或某人的状态。在军事、体育或竞争性活动中,这个词常用来描述一方彻底战胜另一方。
“摧败”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摧”字有破坏、摧毁的意思,“败”字则表示失败或破坏。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强调了彻底的破坏或失败。
在**文化中,“摧败”这个词常常与战争、竞争和斗争相关联,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竞争和对抗。
这个词给人一种强烈、决绝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激烈的战斗、竞争或内心的挣扎。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遇到需要强调彻底失败或破坏的情况,可以使用这个词来表达。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摧败”来增强表达的力度,如:“风摧败了枯叶,却唤醒了春的希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战场上的画面,士兵们在激烈的战斗中摧败敌人。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激昂的战斗音乐,增强“摧败”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rush”或“defeat”,但这些词在语境和情感强度上可能与“摧败”有所不同。
“摧败”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用来描述彻底的失败或破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使用这个词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情感深度。
1.
【摧】
(形声。从手,崔声。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云汉》-先祖于摧。 、 范仲淹《岳阳楼记》-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组词】
摧折、 摧剥、 摧烧
2.
【败】
(会意。从贝,从攴。攴(pū),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汉字部首之一。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从“攴”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败,甲骨文左边是“鼎”字(小篆简作“贝”),右边是“攴”,表示以手持棍击鼎。本义:毁坏,搞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败,毁也。 、 《诗·大雅·民劳》-无俾正败。 、 《淮南子·说林》-若唇之与击,空柔相摩而不致败。 、 《吕氏春秋·尊师》-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 、 《韩非子》-法败则国乱。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败家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