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2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22:44
理窟(lǐ kū)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理论的深渊”或“理论的洞穴”。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个领域或学科的理论体系非常深奥、复杂,难以完全掌握。这个词汇强调了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探索这些理论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在文学作品中,理窟可能用来形容某个角色的思想深邃,或者某个学科的理论体系复杂。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来形容某个话题或讨论非常深奥,难以理解。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数学或物理学,理窟可以用来形容这些学科的理论深度和复杂性。
同义词:深奥、复杂、难解、玄妙 反义词:浅显、简单、易懂、明了
理窟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理”(理论)和“窟”(洞穴)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窟”常用来形容深邃或难以到达的地方,因此“理窟”自然就用来形容理论的深奥和复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学术领域,也可以用来形容任何深奥或复杂的事物。
在传统文化中,对于知识的追求和理论的探索一直受到重视。理窟这个词汇反映了人对于深奥知识的尊重和敬畏。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和学术的发展,这个词汇也被用来形容现代科学的复杂性和深度。
理窟这个词汇给人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深邃的洞穴和无尽的探索,激发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学科的理论体系如同理窟一般深奥。例如,在研究量子物理时,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抽象的概念让我感到既兴奋又困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理窟:
在知识的海洋里,
我潜入理窟的深处,
探索那无尽的奥秘,
每一层都是新的世界。
理窟这个词汇让人联想到深邃的洞穴和回声。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光线昏暗、岩石嶙峋的洞穴;在听觉上,可以想象洞穴中回荡的脚步声和水滴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theoretical abyss”或“intellectual labyrinth”,它们都用来形容理论的深奥和复杂。不同文化中对于知识的尊重和探索的态度可能有所不同,但理窟这个词汇所表达的深奥和复杂性是普遍存在的。
理窟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我理解和描述深奥的理论体系,还激发了我对知识的探索欲望。通过深入学和分析理窟,我更加欣赏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
1.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2.
【窟】
(形声。从穴,屈声。本义:土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窟。-窟,兔崛也。 、 《小尔雅·广兽》-兔之所息谓之窟。 、 《通俗文》。按,凡穴土皆曰堀。-兽穴曰窟。 、 《汉书·扬雄传》-西厌月窟。 、 《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官室,冬则居营窟。
【组词】
窟弄、 窟窍、 窟窦、 窟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