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4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43:43
密告:指秘密地向有关当局或个人报告某人的行为或计划,通常是出于揭发或举报的目的。这个词汇强调了行为的秘密性和目的的揭露性。
密告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密”意味着秘密或隐蔽,“告”意味着告知或报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其情感色彩和道德评价可能有所变化。
在某些文化中,密告可能被视为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涉及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和对信任的破坏。然而,在其他情况下,如揭露犯罪或保护公共利益时,密告可能被视为一种必要的社会责任。
密告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色彩,因为它涉及背叛和信任的破坏。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阴谋、背叛和不公正的行为。
在个人生活中,密告可能涉及对朋友或同事的不满,但通常需要谨慎处理,因为它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
在诗歌中,可以将“密告”融入到描述背叛和信任危机的场景中,如:
在月光下,她密告了他的秘密,
背叛的阴影,悄然蔓延。
密告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暗的房间、窃窃私语的声音和紧张的气氛。可以通过电影或电视剧中的类似场景来增强这种联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whistleblowing”或“tattling”,虽然含义相似,但情感色彩和使用场合可能有所不同。
密告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涉及信任、道德和人际关系等核心概念。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行为。
1.
【密】
(形声。从山,宓(mì)声。本义:形状象堂屋的山)。
同本义(意思是山多)。
【引证】
《说文》-密,山如堂者。 、 《尸子》-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
2.
【告】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牛”,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本义:报告,上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告,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 、 《书·金滕》-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 《易·益》-告公用圭。 、 《诗·齐风·南山》-必告父母。 、 《仪礼·乡射礼》-以告于乡先生君子。 、 《尔雅·释言》-告,请也。 、 《吕氏春秋·赞能》-敢以告于先君。 、 《书·康王之诰》-敢敬告天子。 、 《书·甘誓》-予誓告汝。 、 《书·汤诰》-诞告万方。 、 《列子·杨朱》-不告而娶。 、 诸葛亮《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资治通鉴·唐纪》-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
【组词】
告事、 告报、 告变、 告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