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1:40
词汇“无施不可”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无施不可”字面意思是指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或者没有什么方法是不能采用的。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组织的能力非常全面,能够应对各种情况,或者指某种方法、策略非常灵活多变,适用于各种场合。
“无施不可”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成语中常见的对仗和韵律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能力全面和方法灵活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强调的是“中庸之道”和“和谐”,因此“无施不可”这样的成语也体现了这种追求全面和平衡的思维方式。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联想到的是智慧、能力和灵活性,能够激发人们对全面发展的追求。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评价某位多才多艺的朋友或同事时使用这个成语,表达对其能力的赞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智者无施不可,心随境转,花开不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多面手的形象,能够应对各种挑战;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多变、风格多样的曲子,来体现“无施不可”的灵活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Jack of all trades”,但这个表达更多强调的是多才多艺,而不一定包含“无施不可”中的全面应对和灵活性。
“无施不可”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表达,它不仅能够形容人的能力,还能够描述方法和策略的灵活性。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尝以诗为文章末事。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施】
(形声。从(yǎn),也声。本指旗帜)。
旗飘动。
【引证】
《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旖施,柔顺摇曳之貌。 、 《说文》-施,旗貌。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犹阿那也。”-旖旎(施)从风。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