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2:00
词汇“径尺”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雅或专业性较强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径尺”字面意思是指测量直径的尺子。在古代,径尺可能是一种用于测量圆形物体直径的工具,类似于现代的卡尺。
“径尺”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径指的是直径,尺是测量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径尺可能被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所取代,因此在现代汉语中变得不太常见。
在古代**,精确的测量工具对于建筑、工艺和农业都非常重要。径尺作为测量工具,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精确度的追求和技术的发展。
径尺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工匠的技艺和智慧,以及古代社会的工艺水平。它可能唤起一种对传统工艺和文化遗产的尊重和欣赏。
在现代生活中,径尺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古董收藏、历史研究或工艺制作中,了解径尺的知识可能会有所帮助。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径尺来比喻精确和细致:
心如径尺,量尽世间万物的精微。
径尺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工匠的工作场景,以及木头和金属的质感。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古朴的木制径尺,听觉上,可能是木头摩擦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测量直径的工具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但基本功能相似。例如,在西方,类似的工具可能是 vernier caliper。
径尺作为一个古代测量工具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工艺水平和精确度的追求。了解径尺不仅增加了对古代文化的认识,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生活中对精确和细致的重视。
1.
【径】
(形声。从彳(chì),表示与道路有关,巠声。本义:步行小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径,步道也。 、 《字林》-径,小道也。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礼记·月令》-审端径术。 、 《礼记·曲礼》-送丧不由径。 、 《论语》-行不由径。 、 《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径。 、 《离骚》-夫惟捷径以窘步。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 、 唐·杜甫《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
【组词】
径术、 径路、 径逾、 径行、 径界、 径畛
2.
【尺】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引证】
《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