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2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0:10
词汇“恇扰”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恇扰”进行分析:
“恇扰”的字面意思是恐惧和扰乱。其中,“恇”表示恐惧、害怕,“扰”表示扰乱、干扰。结合起来,“恇扰”可以理解为因恐惧而引起的扰乱或不安。
由于“恇扰”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低。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词汇,用以描述人物因恐惧而心神不宁的状态。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被使用。
“恇扰”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惊慌”、“恐慌”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在古代文化中,“恇扰”可能用于描述战争、灾难等情境下人们的心理状态。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的使用已经非常有限,更多地被其他更为常见的词汇所替代。
“恇扰”这个词汇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安、恐惧和混乱。它可能会让人想到战争、灾难等令人不安的场景。
由于“恇扰”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恇扰”来表达一种深层的恐惧和不安:
夜幕低垂,星辰黯淡,
心中恇扰,难以入眠。
梦魇缠绕,思绪纷乱,
恐惧之影,挥之不去。
“恇扰”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黑暗、混乱的场景,以及紧张、不安的音乐。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恇扰”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因恐惧而引起的扰乱。
“恇扰”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背景和情感色彩的词汇。虽然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低,但它能够丰富语言的表达,为特定情境下的描述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选择。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提升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
1.
【恇】
害怕;惊恐,恐惧。
【引证】
《说文》-恇,怯也。从心,匡声。 、 《素问·通评虚实论》-尺虚者行步恇然。 、 《后汉书·张步传》-时国无嗣主,内外恇惧。
【组词】
恇惧、 恇迫、 恇恇、 恇惶、 恇慑、 恇骇、 恇眩
料想。
【引证】
元·武汉臣《生金阁》-我那里恇郭成的浑家,这等生的风流,长得可喜。
2.
【扰】
(形声。从手,擾省(yōu)声。本义:搅扰;扰乱)。
同本义。
【引证】
《玉篇》-扰,扰乱也。 、 《左传·襄公四年》-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 《史记·太史公自序》-秦失其道,豪杰并扰。 、 《三国志·吴主传》-当农桑时,以役事扰民者,举正以闻。 、 《广东军务记》-(逆夷)不敢复行兹扰。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大惊扰。
【组词】
扰搅、 扰怨、 扰紊、 扰逼、 扰累、 扰习、 扰夺、 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