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1:37
“择其善者而从之”是一句出自《论语》的成语,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对于他们的缺点则要引以为戒,加以改正。
在文学作品中,这句话常被用来强调学他人长处的重要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句话来鼓励他人学别人的优点。在专业领域,这句话可以用来指导职业发展,即从同事或行业领袖身上学*优点。
同义词:取长补短、见贤思齐 反义词:盲目模仿、固步自封
这句话源自*古代儒家经典《论语》,由孔子提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话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学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格言。
在*文化中,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个人修养和学他人的重要性。在社会背景中,这句话鼓励人们不断学*,提升自我,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这句话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不断学*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它激励人们在生活中寻找榜样,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经常遇到需要从同事身上学的情况。例如,我曾观察到一位同事在处理客户问题时非常耐心和专业,我便学他的方法,并在自己的工作中应用,效果显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择其善者而从之,如星辰指引夜行; 其不善者而改之,似风拂去尘埃。”
视觉上,这句话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书海中寻找知识的画面,或者在人群中寻找榜样的场景。听觉上,可以想象一位智者在耳边轻声细语,传授这句智慧的话语。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在“模仿是最好的赞美”(Imitation is the sincerest form of flattery)中找到,强调学*他人的优点。
“择其善者而从之”这句话对我来说,不仅是学的指导原则,也是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基石。它提醒我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从周围的人和事中学,以实现自我提升。
今两雄相持,将军若欲有为,乘此破敌可也。如其不然,将~。(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
1.
【择】
挑拣,用于口语。
【引证】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组词】
择菜;择不开
2.
【其】
期限。 同: 期
【引证】
《易·系辞下》-既辱且危,死其将至。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
【善】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善,吉也。 、 《汉书·翼奉传》-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
【组词】
善时、 善祥、 善征、 善日
4.
【者】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同本义。
【引证】
五代·王衍《醉妆词》-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组词】
者回、 者般、 者流、 者番、 者里、 者个、 者边
5.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6.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7.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