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0:1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0:16:37
“丰衣足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衣物丰富,食物充足。基本含义是指生活富裕,物质条件优越,不愁吃穿。
“丰衣足食”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反映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和期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其具体内涵可能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丰衣足食”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描述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乐观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环境。它鼓励人们为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努力工作。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农村支教项目中看到孩子们因为教育资源的改善而有了更好的生活条件,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丰衣足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富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万物复苏,田野间丰衣足食的景象,如画卷般展开。”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家庭围坐在餐桌旁,桌上摆满了美味的食物,孩子们穿着整洁的衣服,笑声充满了整个房间。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温馨和满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ell-fed and well-clothed”,但“丰衣足食”更具有文化特色和历史深度。
“丰衣足食”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物质生活的丰富,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更准确地表达对生活质量的期望和评价。
堂头官人,丰衣足食,所住无不克。
我们用自己动手的方法,达到了~的目的。
1.
【丰】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一器物盛有玉形,下面是“豆”(古代盛器)。故“豐”本是盛有贵重物品的礼器。这由“豊”字可以得到证明。古文“豐与“豊”是同一个字,《说文》:“豊,行礼之器也。”本义:古代盛酒器的托盘)。
中国古代礼器,形状像豆,用以承酒觯。
【引证】
《说文》-豐,豆之豐满者也。 、 《仪礼·公食大夫礼》-饮酒实于觯,加于丰。
2.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
3.
【足】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引证】
《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 、 《易·说卦》-震为足。 、 《大戴礼记》-足恭而口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 、 《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 《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 清·魏学洢《核舟记》-东坡现右足。 、 、
【组词】
足心、 足炉、 足不出户、 足衣、 足音跫然
4.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