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5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52:39
“爷饭娘羹”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爷爷的饭,娘亲的羹”,比喻家庭中的长辈对晚辈的关怀和照顾。这个成语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关爱,尤其是长辈对晚辈的无私奉献。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绘温馨的家庭场景,表达对家庭亲情的赞美。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家人照顾的感激之情。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见,但在讨论家庭关系和社会伦理时可能会被提及。
同义词:
反义词:
“爷饭娘羹”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家庭生活中的日常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发生显著的演变。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非常重要,长辈对晚辈的照顾和关爱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爷饭娘羹”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反映了**人对家庭亲情的重视。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温馨的家庭场景,感受到长辈对晚辈的深厚情感。它唤起了我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对长辈的感激之情。
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例如,当我回忆起童年时,我会说:“我从小就是吃着爷饭娘羹长大的,对家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爷饭娘羹,温暖如春, 家的港湾,爱的深沉。 岁月流转,情意长存, 感恩之心,永不忘恩。”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温馨的家庭聚餐场景,爷爷在盛饭,娘亲在煮羹,孩子们围坐在桌旁,欢声笑语。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温暖和幸福。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父母的爱心”(parental love)或“家庭的爱”(family lov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关爱。
“爷饭娘羹”这个成语深刻地表达了家庭亲情的温暖和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家庭关系中的情感和价值观。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珍视家庭亲情,并学会了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1.
【爷】
(形声。从父,耶声。简体字“卩”只是个符号。本义:父亲)。
同本义。也作“耶”。
【引证】
《木兰诗》-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 、
【组词】
爷娘皇天
2.
【饭】
(形声。从食,反声。本义:吃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饭,食也。 、 《礼记·玉藻》-饭飱者三饭也。 、 《汉书·朱买臣传》-呼饭饮之。 、 《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 、 《孟子·尽心下》-饭糗(干粮)茹草。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组词】
尚能饭否;饭粥、 饭蔬
3.
【娘】
(形声。从女,良声。本义:对妇女的泛称,多指少女)。
同本义。
【引证】
古乐府《子夜歌》-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
【组词】
渔娘;厨娘;婆娘;老板娘;娘行、 娘们、 娘娘庙、 娘子关、 新娘;姑娘
4.
【羹】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调和五味的汤。
【引证】
《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 《左传·隐公元年》-(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