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1:41
没偏没向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偏向,没有倾向”。它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在处理问题时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公正无私。
在不同的语境中,“没偏没向”可以用来描述人的行为、决策过程、评价标准等。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塑造一个公正无私的角色形象;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赞扬某人的公正性;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它强调的是公正和公平的原则。
“没偏没向”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没”(没有)和“偏”(偏向)以及“向”(倾向)组成,直译为“没有偏向和倾向”。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也用来强调公正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公正无私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没偏没向”这个成语在社会交往和官方文书中经常被用来强调公正和公平的重要性。
这个词汇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公平、正义和诚信。它鼓励人们在处理事务时保持中立和公正,避免偏见和歧视。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在评分时总是没偏没向,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公正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公正的天平上,没偏没向,心无旁骛,只求真理的光芒。”
想象一个天平的图像,两边平衡,没有偏向任何一方,这可以很好地代表“没偏没向”的概念。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mpartial”或“unbiased”,它们都强调了不偏不倚的特性。
“没偏没向”这个成语强调了公正和公平的重要性,无论是在个人行为还是在社会制度中。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选择和决策时,应该保持中立和公正,这是维护社会和谐与信任的基石。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对于提升沟通的准确性和深度是非常重要的。
我就怕你挑眼,先把话说明,没偏没向。
我这样做就是~。
1.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2.
【偏】
(形声。从人,扁声。本义:不正,倾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偏,颇也。 、 《书·洪范》-无偏无颇。 、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势有偏侧。
【组词】
偏岸、 偏偏倒倒、 偏侧、 偏倒
3.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4.
【向】
(象形。从宀(mián),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本义:朝北开的窗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宫室北墉,无户牖,民间或有之,命之曰向。-向,北出牖也。 、 《诗·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