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1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12:57
词汇“宣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雅或古风的词汇。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宣朗”进行分析:
“宣朗”的字面意思是宣扬明朗,通常用来形容言论或文章清晰明了,能够广泛传播并使人明白。
在文学作品中,“宣朗”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演讲或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清晰度。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正式或学术场合可能会出现。
“宣”字有宣扬、传播的意思,“朗”字则表示明亮、清晰。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宣朗”这个词汇,强调的是信息的清晰传播。
在**传统文化中,清晰明了的表达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宣朗”这样的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可能更为常见。
“宣朗”给人一种正面、积极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阳光、清晰和正能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评价某人的演讲或文章时使用“宣朗”这个词,以表达对其清晰表达和有效传播的赞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宣朗之声,如晨曦之光,穿透迷雾,照亮心房。”
视觉上,“宣朗”可能让人联想到明亮的阳光和清晰的视野;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到清晰有力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clear and articulate”。
“宣朗”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信息的清晰传播,还蕴含了对正面沟通的推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文雅度和表现力。
1.
【宣】
(形声。从宀(mián),亘(xuán)声。“宀”与房屋有关。一说据甲骨文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本义:帝王的宫殿)。
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宫室名。
【引证】
《说文》。按,当训大室也。与宽略同。-宣,天子宣室也。 、 《淮南子·本经》。注:“宣室,殷宫名,一曰狱也。”-武王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 、 《汉书·孝文纪》。注:“未央前正室也。”-受釐坐宣室。 、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2.
【朗】
(形声。从月,良声。本义:明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朗,明也。 、 《诗·大雅·既醉》-高朗令终。 、 《国语·楚语下》-其圣能光远宣朗。 、 《淮南子·原道》-新而不朗。 、 嵇康《琴赋》-朗月垂光。 、 陶潜《桃花源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王羲之《兰亭集序》-天朗气清。
【组词】
朗白、 朗朗、 朗鉴、 朗亮、 朗明、 朗净、 朗烈、 朗朗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