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6:54
“恒河之沙”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恒河中的沙粒。恒河是印度的一条著名河流,被印度教徒视为圣河。由于恒河的沙粒数量极其庞大,这个词汇常用来比喻数量极多,不可计数的事物。
在文学中,“恒河之沙”常用于形容无法计数的情感、**或物品,如“他的善行多如恒河之沙”。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数学或统计学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极大的数据量。
同义词中,“不计其数”和“数不胜数”都强调数量的巨大,而“浩如烟海”则更多用于形容文献或知识的丰富。反义词则强调数量的稀少。
“恒河之沙”这个词汇源自印度文化,恒河在印度教中具有神圣的地位,其沙粒也因此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随着文化交流,这个词汇逐渐被引入到其他语言中,用于比喻数量极大的事物。
在印度文化中,恒河被视为生命之河,其沙粒象征着无尽的生命力和时间的流逝。因此,“恒河之沙”在印度文学和哲学中常被用来表达深邃的思考和无尽的探索。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惊叹,因为它象征着无限和永恒。在表达时,它可以帮助我传达对某事物数量或影响力的深刻感受。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恒河之沙”来形容我收藏的邮票数量,这些邮票来自世界各地,数量之多,确实难以计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恒河之沙,无尽的星辰, 在夜空中闪烁,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恒河的宽阔河岸和细腻的沙粒。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恒河的流水声,以及沿岸的祈祷声和颂歌。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包括“沙漠中的沙粒”或“星辰的数量”,都是用来比喻极大的数量。
“恒河之沙”这个词汇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含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比喻,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数量巨大的概念,并增添文学色彩。
夫死生转毂,因果循环,如恒河之沙,积数不可以测算。
1.
【恒】
(会意。金文,从心,从月,从二。“二”,表示天地。本义:永久,永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恒,常也。 、 《易·序卦传》-恒者,久也。 、 《易·系辞下传》-恒,德之固也。 、 《诗·小雅·小明》-无恒安处。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求其恒。
【组词】
恒牙、 恒风、 恒舞、 恒制
2.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