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2:13
词汇“消瘅”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中医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消瘅”是一个中医术语,指的是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身体消瘦、肌肉萎缩、精神疲惫等症状。在中医理论中,消瘅通常与脾胃功能失调、气血亏损有关。
在中医专业领域,“消瘅”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特定的病症。在文学作品中,由于其古雅的特性,可能会出现在描述古代医学或病症的场景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因为它过于专业和生僻。
“消瘅”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中医经典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保留在中医学术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中医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消瘅”作为中医术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在现代社会,随着西医的普及,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消瘅”这个词汇可能会带来一种古老、神秘的感觉,同时也可能联想到疾病和身体的不适。
由于“消瘅”是一个专业术语,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会遇到或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消瘅”融入到描述古代医学或病症的场景中,增加作品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由于“消瘅”主要与疾病相关,可能会联想到一些描绘疾病和虚弱的视觉图像,如消瘦的身体、苍白的脸色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消瘅”的词汇,但会有描述类似病症的术语。
“消瘅”作为一个中医术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中医学对疾病的独特认识。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文化和历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这个词汇的使用场景有限,但它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库,增加了语言的多样性。
1.
【消】
(形声。从水,肖声。本义:消除;消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消,尽也。 、 枚乘《七发》。注:“消,灭也。”-消息阴阳。 、 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消雰埃于中宸。 、 《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热多则筋弛骨消。 、 《孟子》-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 《三国志·魏志》-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 、 京剧《贵妃醉酒》-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
【组词】
消索、 消炎、 消弭
2.
【瘅】
病;劳苦。
【引证】
《说文》。字亦作“癉”。-瘅,痨病也。从疒,单声。 、 《尔雅》-瘅,劳也。 、 《周礼·泉府》-故书货之瘅于民用者。
【组词】
瘅疽
黄疸病。 同: 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