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0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00:44
词汇“强嘴拗舌”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于形容人说话固执、不听劝告,或者说话生硬、不圆滑。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强嘴拗舌”字面意思是指说话时嘴巴强硬,舌头拗曲,形容人说话固执己见,不听他人劝告,或者说话方式生硬、不圆滑。
“强嘴拗舌”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其形象的描述了说话时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人的性格和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因此“强嘴拗舌”这种行为往往被视为不受欢迎的。在社会交往中,圆滑、善于沟通的人更受欢迎。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难以相处、固执己见的人,这种性格特点在人际交往中可能会造成障碍。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一位同事,他总是强嘴拗舌,不愿意听取别人的建议,这导致团队合作时经常出现摩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言辞如利剑,强嘴拗舌不容辩,固执的心墙高筑,隔绝了理解和温暖。”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人紧闭嘴唇,眉头紧锁的表情;听觉上,可能是那种生硬、不流畅的说话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ubborn as a mule”或“set in one's ways”,虽然不完全对应,但都表达了固执的含义。
“强嘴拗舌”这个成语在描述人的性格和行为时非常有用,它提醒我们在沟通中要保持开放和灵活,避免过于固执己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他人的行为。
谢庆元倒了威了,但还是强嘴拗舌:‘我家里的事,要你们管吗?’
1.
【强】
强制,强迫。
【引证】
《考工记·梓人》-强饮强食。 、 《左传·文公十年》-三君皆将强死。
【组词】
强匄、 强媒硬保、 强劝架、 强邀、 强风情、 强为、 强起
劝勉。
【引证】
《周礼·司谏》。注:“犹劝也。”-强之。 、 《孟子》-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2.
【嘴】
(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zuǐ)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同本义。
【引证】
《集韵》-觜,鸱旧头上角觜。或作嘴。
3. 【拗】
4.
【舌】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 、 《易·说卦》-兑为口舌。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窍为舌。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组词】
舌举、 舌挢不下、 舌刺刺、 舌敞唇穿、 舌簧、 舌干唇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