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1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17:10
“滴里耷拉”是一个汉语方言词汇,主要在北方方言中使用,尤其是北京话中较为常见。字面意思是指物体下垂或悬挂的状态,通常用来形容衣物、饰品等松松垮垮、不整齐的样子。
在口语中,“滴里耷拉”常用来形容人的穿着不整洁,或者物品摆放不整齐。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绘一种懒散、不修边幅的形象,增加文本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在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些特定物品的状态时,如衣物、窗帘等,仍可使用。
“滴里耷拉”这个词汇的具体词源不太明确,但它反映了汉语方言中对于物体状态描述的生动性和形象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和含义可能有所变化,但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的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这个词汇的使用较为普遍,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俗和语言*惯。它也体现了北方人对于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随意、不拘小节的感觉,有时也带有一些懒散的意味。它让人联想到一种轻松、不刻意的生活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形容朋友的穿着,或者描述家里物品的摆放状态。例如,看到朋友穿着随意的衣服,我会说:“你今天穿得滴里耷拉的,是不是没时间打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滴里耷拉的窗帘, 随风轻轻摇摆, 像是诉说着, 那些懒散的午后时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房间内,窗帘滴里耷拉地挂着,阳光透过缝隙洒进来,营造出一种慵懒的氛围。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缓慢的旋律,如爵士乐,来增强这种懒散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anging loosely”或“drooping”,但这些词汇缺乏“滴里耷拉”所特有的方言色彩和生活气息。
“滴里耷拉”这个词汇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在学*语言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方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融入当地文化。
他凝视着~的破球网若有所思。
1.
【滴】
(形声。从水,啇(dí)声。本义:液体一点一点落下来。成语:滴水成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滴,水注也。 、 《列子·力命》-若何滴滴。 、 唐·杜甫《发同谷县》-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
【组词】
滴沥、 滴溜、 滴水、 滴溜当啷
水点;点点下落的液体 。如:水滴;雨滴。也用以形容像水滴那样圆的物体。如:滴子(垂珠)。
2.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衣外曰表。-裏,衣内也。 、 《谷梁传·宣公九年》注-襦在裏也。 、 《诗·小雅·小弁》-不罹于裏。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组词】
里衣、 里外发烧
3.
【耷】
大耳朵。
【引证】
《玉篇》-耷,大耳也。
下垂。
【引证】
梁斌《播火记》-春兰一下子耷下脸来。
4. 【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