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0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07:53
词汇“吞花卧酒”是一个富有诗意和象征意义的汉语成语,它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因此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吞花卧酒”进行分析:
“吞花卧酒”字面意思是指吞食花朵,卧于酒中。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种超脱世俗、放纵自我的生活方式,或者是形容一种极其浪漫、不羁的生活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绘一个角色追求自由、放荡不羁的形象。在口语中,由于其较为生僻,可能不太常用。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几乎不会出现,因为它更多地属于文学和艺术的范畴。
由于“吞花卧酒”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它可能是由文人墨客创造出来的,用以表达一种特定的情感或生活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花和酒常常被用来象征美好和欢乐。因此,“吞花卧酒”可能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浪漫、超脱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风流倜傥和对于自由生活的追求。
由于这个成语较为生僻,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到它。但如果在一个需要表达浪漫或不羁生活态度的场合,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增加语言的文学色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吞花卧酒梦不醒,风流倜傥笑红尘。”
这个成语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躺在花丛中,身边是散落的酒杯,周围是飘落的花瓣,背景音乐可能是古筝或笛子的悠扬旋律。
由于“吞花卧酒”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成语,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吞花卧酒”这个成语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汉语成语的丰富性和文化内涵。在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时,可以增加对汉语文学和文化的了解,丰富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握月担风且留后日,吞花卧酒不可过时。
尽游赏~,握月担风,谁诉离绪。
1.
【吞】
(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吞,咽也。 、 《后汉书·杜笃传》注-吞舟大鱼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吞长江。 、 宋·苏轼《石钟山记》-与风水相吞吐。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气吞万里如虎。
【组词】
吞炭、 吞舌、 吞舟、 吞刀刮肠、 吞牛、 吞咀、 吞下一条鳝鱼
2.
【花】
同本义。
草木花的总称。
【引证】
《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百卉含蘤。 、 杜甫《北征》-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 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组词】
花洞、 花石纲、 花朝日、 花魂、 花相、 花酒、 花气、 花经、 花历、 花口
3.
【卧】
(会意。从人臣。“臣”是竖立的眼睛。本义: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
同本义。
【引证】
《孟子》。焦循正义:“卧与寝异,寝于床,卧于几。统言之则不别。”-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一生伏案卧。
4.
【酒】
(会意。从水,从酉(yǒu)。“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 、 《礼记·曲礼》-酒曰清酌。 、 《礼记·乐记》-酒食者,所以令欢也。 、 《礼记·射义》-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 、 《汉书·食货志》-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 、 《论语·子罕》-不为酒困。
【组词】
酒肆、 酒水、 酒生、 酒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