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1:45
“九天九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天空的最高处和地面的最深处。基本含义是指极高和极深的地方,常用来形容事物的极端或范围的广大。
在文学中,“九天九地”常用来形容壮丽的自然景观或宏伟的建筑,如“九天之上的云彩,九地之下的深渊”。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能力或影响力极大,如“他的影响力遍及九天九地”。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天文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极端的地理或天文现象。
同义词“天涯海角”强调的是空间的遥远,而“九天九地”则强调的是极端的高度和深度。反义词“一隅之地”和“弹丸之地”则强调的是空间的狭小。
“九天九地”源自古代**的宇宙观,古人认为天有九重,地有九层,因此用“九天九地”来形容极高和极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用法逐渐扩展,不仅仅局限于字面意义,而是更多地用于比喻和夸张的表达。
在**文化中,“九”是一个吉祥的数字,象征着完整和极致。因此,“九天九地”也带有一定的文化色彩,常用来形容极致的事物或状态。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惊叹,因为它描绘了一个宏大和深邃的景象。在表达时,我可能会用它来形容那些令人震撼的自然景观或伟大的成就。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九天九地”来形容一次登山经历,那座山峰高耸入云,仿佛触及了九天之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九天之上,星辰闪烁,九地之下,深渊静默。”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高山和深谷的画面,高山直插云霄,深谷幽暗神秘。结合音乐,我可以想象一段宏伟壮丽的交响乐,旋律高亢激昂,仿佛触及了九天九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包括英语中的“sky-high and earth-deep”,虽然不如“九天九地”那样富有文化内涵,但也表达了相似的极端概念。
“九天九地”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想象力的词汇,它不仅仅描述了极端的高度和深度,还蕴含了人们对完整和极致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可以帮助我更生动地描绘和表达那些宏大和深邃的景象。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各有表里。九天之上,六甲子也。
1.
【九】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 、 《易·文言》传-乾玄用九,乃见天则。 、 《楚辞·九辨》序-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 、 《管子·五行》-天道以九制。
【组词】
九伯、 小九九、 九九、 九地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九】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 、 《易·文言》传-乾玄用九,乃见天则。 、 《楚辞·九辨》序-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 、 《管子·五行》-天道以九制。
【组词】
九伯、 小九九、 九九、 九地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