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5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54:31
朽质: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已经腐朽、变质或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它强调的是物质的衰败和不可用性,常用于描述有机物如木材、食物等因长时间或不当保存而变质的情况。
“朽质”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朽”指的是腐烂、衰败,“质”则指物质的本质或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主要用于描述物质的衰败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朽质”可能与“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等哲学思想相联系,反映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朽质”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衰败、无用和时间的无情。它可能引发对生命短暂和物质无常的感慨。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次因为食物朽质而导致的健康问题,这让我更加重视食品的保存和检查。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刀,刻下朽质的痕迹,在每一块古老的石碑上,诉说着不朽的故事。”
视觉上,“朽质”可能让人联想到腐烂的水果、虫蛀的木材等图像;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枯叶的沙沙声,或是老旧木门吱吱作响的声音。
在英语中,“朽质”可以对应为“rotten”或“decayed”,它们在描述物质变质方面有相似的含义,但“朽质”更强调物质本质的改变。
通过对“朽质”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和深层含义。它不仅是描述物质状态的词汇,也承载着文化和情感的内涵,对于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理解世界都有重要意义。
1.
【朽】
(形声。从木,丂(kǎo)声。本义:腐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朽,腐也。 、 《诗·周南·良耜》。释文:“烂也。”-荼蓼朽止。 、 《礼记·月令》。注:“气若有若无为朽。”-其臭朽。 、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论语》-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组词】
朽索、 朽壤、 朽木不可雕、 朽木生花
2.
【质】
(形声。从贝,斦(zhì)声。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质,以物相赘也。 、 《战国策·赵策》-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 《后汉书·班超传》-遂纳子为质。 、 清·方苞《狱中杂记》-犹质其首。
【组词】
质库、 质作、 质鬻、 质录、 质卖、 质债、 质当、 质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