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17:0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7:02:14
词汇“林衡”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林衡”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森林的平衡”或“森林的管理”。其中,“林”指的是森林,“衡”则有平衡、衡量、管理的意思。
由于“林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专业领域,如林业管理中,可能会使用到类似的词汇来描述森林资源的平衡和管理。
同义词:森林管理、林业平衡 反义词:森林破坏、滥伐
由于“林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的信息较少。它可能是由“林”和“衡”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于描述森林的管理和平衡。
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林衡的概念可能被提及,尤其是在讨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时。
“林衡”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带来一种积极、和谐的情感反应。
由于“林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片古老的林衡之地,每一片叶子都在诉说着生态的平衡。”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茂密的森林,鸟语花香,呈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关于森林管理和生态平衡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
“林衡”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意义主要集中在森林的管理和平衡上。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扩展我们对特定领域知识的理解。尽管它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专业讨论和环境保护的语境中,它是一个有价值的词汇。
1.
【林】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曰林。 、 《尔雅·释地》-野外谓之林。 、 《诗·小雅·白华》-有鹤在林。 、 《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每大林麓。 、 《释名》-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 、 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黔之驴》-蔽林间窥之。
【组词】
竹木林;山林、 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 林浪、 林麓、 林泉、 林错
2.
【衡】
(形声。从角,从大,行声。本义:绑在牛角上的横木)。
同本义。一说穿于牛鼻的横木。
【引证】
《诗·鲁颂》。毛传:“福衡,设牛角以福之也。”-秋而载尝,夏而福衡。 、 《说文》。徐锴注:“谓牛好抵触,以木阑制之也。”-衡,牛触,横大木其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