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0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05:10
劳乏:指因长时间或过度的工作而感到身体或精神上的疲惫、倦怠。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劳乏常常用来描述人物因辛勤劳动而感到的身心疲惫,如“他劳乏了一天,终于在夜幕降临时回到了家中。”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劳乏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工作辛苦的同情,如“你看起来很劳乏,要不要休息一下?”
专业领域:在医学或心理学领域,劳乏可能被用来描述因过度工作导致的身体或心理健康问题。
同义词:疲惫、倦怠、疲劳、劳累
反义词:精力充沛、精神焕发、活力四射
词源:劳乏一词由“劳”和“乏”两个字组成,其中“劳”指劳动,“乏”指缺乏或疲惫。
演变:在古代汉语中,劳乏多用于描述体力劳动后的疲惫,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扩大到精神劳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劳乏常与勤劳、节俭的美德联系在一起,但也强调适度休息和养生的重要性。
劳乏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同情和理解,联想可能包括疲惫的身体、沉重的眼皮和渴望休息的心情。
在日常生活中,劳乏是一个常用的词汇,用来表达对他人或自己工作后的疲惫状态的理解和关心。
在诗歌中,劳乏可以被用来增强情感的表达,如:
夜深人静时,
劳乏的身躯,
渴望一席温暖的床。
视觉联想:劳乏可能让人联想到疲惫的面容、沉重的步伐和昏暗的灯光。
听觉联想:劳乏可能让人联想到沉重的呼吸声、疲惫的叹息和安静的夜晚。
在英语中,劳乏可以对应词汇如“exhaustion”或“fatigue”,在不同文化中,对劳乏的理解和表达可能有所不同。
劳乏是一个描述身心疲惫的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人们在辛勤工作后的状态,以及对休息和恢复的重视。
1.
【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引证】
《庄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 、 《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组词】
劳心焦思、 劳民、 劳民动众、 劳师
2.
【乏】
古代射礼唱靶者用以避箭的器具,其形略似屏风。
【引证】
《说文》。按,容也。从反正,推事。受矢者为正,避矢者为乏。-乏,春秋传曰,反正为乏。 、 《左传·宣公十五年》-故文反正为乏。 、 《仪礼·大射仪》-凡乏用革。 、 《仪礼·乡射礼》。注:“容谓之乏,所以为获者御矢也。”-乏参侯道。
无功伏安,电抗性伏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