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6:56
汁液:指植物或动物体内分泌或分解出来的液体,通常具有一定的营养成分或生理功能。在植物中,汁液通常指树液,如树干中流动的液体;在动物中,汁液可能指血液、淋巴液等体液。
汁液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古代汉语中对液体的一般称呼。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逐渐细化,特指具有特定功能的液体。
在某些文化中,汁液可能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如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汁液平衡被认为是健康的基础。
汁液常让人联想到生命的活力和营养的来源,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通过饮用果汁来补充身体所需的汁液,保持健康。
在诗歌中,可以将汁液比喻为生命的源泉:
生命的汁液在血管中流淌, 滋养着每一个细胞, 让希望在心中生根发芽。
在不同语言中,汁液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相似,都指液体或体液。
汁液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科学和医学领域有其特定的含义,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汁液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汁】
(形声。从水,十声。本义:含有某种物质的液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汁,液也。 、 《左传·哀公三年》。释文:“北土呼汁为瀋。”-拾瀋。 、 《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亨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
【组词】
汁子、 汁滓、 汁献、 墨汁;豆汁;胆汁;茄汁;酸橙汁
2.
【液】
(形声。从水,夜声。本义:汁,流质)。
同本义。
【引证】
《字林》-液,汁也。 、 《素问·调经论》。注:“精之渗于空窍,留而不行者为液也。”-人有精气津液。 、 《素问·腹中论》-鼻出清液。 、 《楚辞》-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 、 唐·李白《古风》-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
【组词】
泪液、 胃液;津液;唾液;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