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8:06
“台海”是指台湾海峡的简称,是位于**大陆与台湾岛之间的海域。其地理范围大致从福建省沿海到台湾岛的西海岸,北起福建省的平潭岛,南至台湾岛的鹅銮鼻。
在政治语境中,“台海”常被用来指代两岸关系,尤其是军事和外交政策中的敏感区域。在新闻报道中,这个词经常与两岸冲突、军事演*、外交互动等相关联。在文学作品中,“台海”可能被用来象征两岸的分离与联系,或者作为背景描述两岸人民的生活状态。
同义词:台湾海峡、海峡两岸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考虑“两岸统一”作为其政治对立面。
“台海”一词直接来源于地理名称,没有复杂的词源故事。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这个词在政治和媒体中的使用频率增加,含义也逐渐丰富。
在中华文化中,“台海”不仅是地理概念,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象征着两岸的分离与联系,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纽带。
对于大陆人来说,“台海”可能唤起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和对两岸和平的期盼。对于台湾人来说,这个词可能更多地关联到自身的身份认同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个人经历中,可能在与台湾朋友的交流中,或者在阅读有关两岸关系的书籍时,会频繁遇到“台海”这个词。
在诗歌中,可以将“台海”比喻为两岸情感的桥梁,如:“台海波涛,承载着两岸的思念与期盼,波光粼粼,映照着共同的梦想。”
视觉上,“台海”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海域、繁忙的船只和两岸的城市轮廓。听觉上,可能是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或者是两岸人民交流的语言声。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会直接使用“Taiwan Strait”来表示同样的意思。不同文化对“台海”的理解和关注点可能有所不同,但都认识到其在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
“台海”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具有地理意义,更承载着丰富的政治、历史和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两岸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1.
【台】
(形声。小篆字形。从口,(以)声。从口,与表示喜悦有一定的联系。本义:喜悦。读(yí))。
鱼名。背上有黑的花纹 同: 鲐
【引证】
《诗·大雅·行苇》-黄台背,以引以翼。
2.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