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6:32
词汇“留落不遇”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留”、“落”、“不”、“遇”。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留落不遇”字面意思是指某人或某物停留在一个地方,但没有遇到预期的机会或人。基本含义是指遭遇不顺,没有得到应有的机遇或认可。
“留落不遇”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个人命运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现代社会,用来描述个人在职业、学术等方面的遭遇。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强调“天时、地利、人和”,而“留落不遇”则反映了个人在“天时”和“地利”方面的不足。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描述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同情和遗憾。它让人联想到那些有才华但未能得到应有机遇的人,引发对社会公平和机遇分配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才华横溢的朋友或同事,他们在某个领域留落不遇,这让人感到惋惜和思考如何帮助他们找到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不度玉门关,留落不遇人自怜。”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身影在陌生的城市中徘徊,背景音乐可以是忧伤的小提琴曲,增强“留落不遇”的情感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all through the cracks”或“missed opportunity”,它们都表达了类似的含义,即没有抓住机会或被忽视。
“留落不遇”这个成语深刻反映了个人在社会中的机遇和命运问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他人遭遇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社会中关注那些未能得到应有机遇的人。
然而诸宿将常坐留落不遇。
1.
【留】
(会意。从田,从丣,丣亦(yǒu)声。从“田”,表示停留的地方。本义:停留,留下)。
同本义(停止在某一处所,含有不动的意思)。
【引证】
《说文》-畱,止也。 、 《战国策·秦策》-令之留于酸枣。 、 《楚辞·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 、 《素问·虐论》-风气留其处。 、 《史记·项羽本纪》-乃令张良留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 、 《资治通鉴·唐纪》-留五百人。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雪上空留。 、 明·于谦《石灰吟》-要留清白在人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留像于馆。
【组词】
逗留、 留舍、 留住、 留居、 留身、 留客住
2.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遇】
(形声。从辵(chuò),禺(yù)声。本义:相逢,不期而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遇,逢也。 、 《易·暌》。崔注:“遇者,不期而会。”-遇主于巷。 、 《书·序》-乃遇汝鸠汝方。 、 《礼记·曲礼》-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 、 《论语》-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 《公羊传》-夏,公及宋公遇于清;遇者何?不期也。
【组词】
遇庭、 遇人不淑、 遇缺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