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5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52:06
“中山”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可以有多种含义,最常见的是指地名,如“中山市”,它是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此外,“中山”也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姓氏,先生是国民党的创始人,也是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他的名字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中山”作为一个地名,其来源可能与古代的地理名称有关,具体的历史记载需要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作为人名,*的名字在近代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山”这个名字也逐渐与革命、进步等概念联系在一起。
在文化中,被尊为国父,他的形象和理念在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台湾,仍然是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思想和政策对台湾的政治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提到“中山”,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的革命精神和对国家建设的贡献,这种联想往往带有敬仰和尊重的情感。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有机会参观中山市或者了解***的生平,可能会对这个词汇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中山”来象征革命的火焰和希望的灯塔,如:“中山之光,照亮了黑暗的夜空,引领着民族的前行。”
提到“中山”,可能会联想到的肖像、中山装的样式,或者是中山市的城市风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关于的历史纪录片中的旁白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通常被称为“Sun Yat-sen”,而中山市则可能直接音译为“Zhongshan”。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形象和意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中山”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历史背景,无论是在地名还是人名上,它都承载着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的历史和文化。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