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1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15:59
“开味”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刺激或增强食欲,使食物更加美味的过程或状态。它可以用来描述食物的准备过程,比如加入某些调料或食材来提升食物的风味,也可以指食物本身具有的能够激发食欲的特性。
在文学中,“开味”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场景或情节如何吸引读者的兴趣,使其更加投入。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某道菜“很开味”,意思是这道菜非常美味,能够激发食欲。在专业领域,如烹饪或食品科学,“开味”可能涉及到具体的调味技巧或食材搭配。
同义词:提味、增香、诱人、美味 反义词:乏味、无味、平淡
“开味”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开”和“味”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开启”和“味道”。在语言的演变中,它主要用于描述食物的味道和食欲的激发,逐渐成为烹饪和饮食文化中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食物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东西,更是一种文化体验。因此,“开味”这个词汇在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关系到食物的口感,还涉及到食物的视觉和嗅觉体验。
“开味”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积极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美味的食物和愉快的用餐体验。在表达中,它可以帮助人们传达对食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烹饪时特别注意如何通过调料和食材的搭配来“开味”,以确保做出的菜肴能够吸引家人和朋友的食欲。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开味”:
晨光洒落,开味了新的一天, 咖啡的香气,唤醒沉睡的味蕾。
“开味”这个词汇可以让人联想到色彩鲜艳的食物图片,或是烹饪时食材在锅中发出的滋滋声,这些都是视觉和听觉上的愉悦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ppetizing”或“inviting”,它们也用来描述食物或场景如何激发人的食欲或兴趣。
通过对“开味”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日常表达中的多样性。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知识,也让我在烹饪和享受美食时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创意。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味】
(形声。从口,未声。本义:滋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味,滋味也。 、 《周礼·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 《鹖冠子·泰录》-味者,气之父母也。 、 《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 、 《吕氏春秋·察今》-一镬之味。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其味皆苦。 、 、
【组词】
味如嚼蜡、 入味、 味口、 味欲、 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