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9:39
词汇“廉人”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廉”通常指廉洁、不贪污,而“人”指个体或人类。因此,“廉人”可以理解为一个廉洁的人,即一个不贪污、正直的人。
由于“廉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通常,“廉”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廉洁、不贪污,而“人”字则是指个体。
在文化中,廉洁是一个重要的道德标准,特别是在政府和商业领域。因此,“廉人”这个概念在社会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代表着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新闻报道或社会评论中听到或读到关于“廉人”的讨论,特别是在反腐败的背景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廉人”来赞颂那些保持清白的人:
在浊世中,你是那廉人,
心如明镜,不染尘埃。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honest person”(英语)或“homme intègre”(法语),都指代正直、廉洁的人。
“廉人”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代表了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是社会所推崇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道德和伦理的概念。
1.
【廉】
(形声。从广(yǎn),兼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厅堂的侧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户五尺,士三尺。堂边皆如其高。-廉,仄也。 、 《仪礼·乡饮礼》。郑玄注:“侧边曰廉。”-设席于堂廉东上。 、 《汉书·贾谊传》-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