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6:06
旷怀: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旷”意味着宽广、空旷,“怀”通常指心怀、胸怀。结合起来,“旷怀”指的是心胸宽广、思想开阔的状态或品质。
“旷怀”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如“旷野”,后来逐渐引申为人心胸的开阔。在历史演变中,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和品质。
在**传统文化中,“旷怀”常被视为一种美德,与儒家提倡的“仁”和道家提倡的“无为”有相通之处。在现代社会,这种心态被认为是促进社会和谐与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
“旷怀”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和包容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广阔的天空和无垠的海洋,象征着无限的包容和理解。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的旷怀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他人,这种心态对我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旷怀”:
旷怀如海,深不可测,
包容万象,心自宽阔。
视觉上,“旷怀”让我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广阔的草原上,望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宁静和包容。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轻柔的风声和远处鸟儿的鸣叫,给人一种平和的感觉。
在英语中,“旷怀”可以对应为“broad-minded”或“open-hearted”,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同样被视为积极的品质。
“旷怀”这个词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我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这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宽广。
1.
【旷】
(会义兼形声。从日,广声。本义:光明;明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旷,明也。 、 《玉篇》-旷,光明也。 、 《庄子·天地》-此人谓照旷。 、 《后汉书》-旷若发矇。
【组词】
旷旷
2.
【怀】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怀,思念也。 、 《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 、 、 《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人。 、 《楚辞·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 、 《后汉书·列女传》-久行怀思。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不怀仁。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国,国都)
【组词】
怀土、 怀香、 怀慕、 怀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