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3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35:12
词汇“并手”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并手”可能指的是双手并用的动作,或者是两个人或多个人的手并在一起的动作。由于缺乏确切的定义,这里只能提供一个大致的猜测。
由于“并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某些方言中,它可能用来描述合作或协同工作的情景。
由于“并手”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如果假设它指的是双手并用的动作,可以有如下例句:
同义词:合作、协同、联手 反义词:单独、独立
由于“并手”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
在某些方言或特定社群中,“并手”可能有着特定的文化意义,但在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中,它并不为人所熟知。
由于“并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
由于“并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非常有限。
在创作中,可以将“并手”用于描述合作或协同的场景,例如:
由于“并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由于“并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并手”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可能受到限制。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常用词汇更为重要。对于这类不太常见的词汇,了解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但不必过分深入研究。
1.
【并】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並,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並。 、 《仪礼·乡射礼》-並行。 、 《礼记·儒行》-並立则乐。 、 《荀子·儒效》-俄而並乎尧舜。 、 《礼记·玉藻》-並纽约用组。 、 《诗·齐风·还》-並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 《文心雕龙·附会》-並驾齐驱,而一毂统辐。 、 《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
【组词】
并列;并肩作战;并介、 并夹、 并封、 并心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