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5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56:27
宿命论(Fatalism)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所有,包括人类的行动和决策,都是由先前存在的因果关系所决定的,因此人类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些的结果。宿命论强调命运的不可抗拒性和预先决定性。
宿命论一词源自拉丁语“fatalis”,意为“命运的”。在古希腊哲学中,宿命论与决定论有密切联系,后来在**教神学中,宿命论与预知论和预定论相结合,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神学观点。
在许多文化中,宿命论与信仰紧密相关,如印度教和中的因果报应观念。在西方文化中,宿命论常与古希腊悲剧和**教的预定论相联系。
宿命论常带有一种悲观和无奈的情感,让人感到个人的努力在宏大的命运面前显得微不足道。这种观念可能会激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次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宿命论可能会影响人们对挫折和失败的看法,有些人可能会将其视为无法改变的命运,而有些人则可能会从中寻找改变命运的动力。
在诗歌中,宿命论可以被用来描绘一种无法逃避的悲剧氛围:
星辰指引着宿命的轨迹, 人间悲欢离合,皆为注定。 纵有千般努力,万般挣扎, 终究难逃那宿命的罗网。
宿命论的视觉联想可能是古老的星象图或命运之轮,而听觉联想可能是低沉的管弦乐或神秘的吟唱,营造出一种宿命不可抗拒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宿命论的表达方式各异。例如,在东方的道教和中,宿命论与因果报应相结合,而在西方的教中,宿命论与预定论相联系。
宿命论是一个深刻且复杂的哲学概念,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渗透在文学、艺术和**中。了解宿命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类对自由意志和命运的探索,以及这些探索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文化和个人生活。
1.
【宿】
星座的古名。星宿 。二十八宿:坐落在黄道的星宿,按照中国古代的分法,共有二十八个。黄道是日在星际所行的路。
【引证】
《列子》-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2.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
3.
【论】
(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引证】
《说文》-论,议也。 、 《论语序集解》-论理也,次也。 、 《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坐而论道。 、 《史记·张仪传》-臣请论其故。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留连论诗。 、 《资治通鉴·汉纪》-与蒙论议。 、 诸葛亮《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十几人论议。
【组词】
论道、 论黄数黑、 论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