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0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06:43
词汇“尘诽”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可能是由两个字“尘”和“诽”组合而成的,但这样的组合在标准汉语中并不常见,也没有明确的基本定义。因此,我将分别对“尘”和“诽”进行分析,并尝试探讨如果将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可能的含义和用法。
由于“尘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如果需要,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一种在世俗纷扰中遭受不公正批评的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尘诽交织的世界里,我寻找一片清净之地。”
“尘诽”作为一个组合词汇,虽然在标准汉语中不常见,但通过分别分析“尘”和“诽”的含义,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指的是在世俗纷扰中遭受的不公正批评。在学*语言时,理解词汇的组合和隐喻意义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表达复杂的情感。
1.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
2.
【谤】
(形声兼会意。从言,旁声。本义: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谤者道人之实,事与诬谮不同。大言曰谤,小言曰诽,曰讥。-谤,毁也。 、 《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 、 《战国策·齐策》-有能谤讥于市朝。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以致天下怨谤也。
【组词】
谤书